“為什么印度的‘光輝’戰斗機會落后于中國的殲-10戰斗機?”印度《歐洲時報》9月12日以這樣的疑問為題進行報道,將殲-10與“光輝”這兩款戰斗機進行分析對比。印媒最后得出的結論是,“光輝”Mark-1A戰斗機能與殲-10A戰斗機相匹敵,但遠遠比不上殲-10C。
報道稱,殲-10和“光輝”戰斗機象征著中印兩國在國防科技和工業方面的艱苦努力,這兩款戰斗機的首飛時間只相隔3年,殲-10戰斗機在1998年首飛,“光輝”戰斗機在2001年首飛。這兩款戰斗機都是單引擎、三角翼布局的噴氣式飛機,殲-10的體型略大,采用機腹進氣道,配備有鴨翼;體型較小的“光輝”戰斗機則采用上單翼布局,進氣道在機身兩側。

印度“光輝”戰斗機
報道稱,殲-10戰斗機自量產以來已經衍生出3個子型號,分別是殲-10A、殲-10B和最先進的殲-10C。而“光輝”戰斗機的Mark-1A版本在今年1月才獲得印度空軍的訂單。報道提到,殲-10B戰斗機還有一款采用矢量推力發動機的改進型,這賦予了該戰機超機動飛行能力,這在空中纏斗過程中具有決定性優勢。
不過,一些印度專家認為,由于“機翼載荷”較低,“光輝”戰斗機在高空戰斗、持續轉彎能力、爬升率和巡航速度方面具有優勢,依靠更小的推力就能維持連續飛行。另外“光輝”戰斗機較小的機身也有“小小的優勢”,使其在視線范圍內很難被發現。